前一陣子因颱風過後,趁機整理了塵封在陽台已久的舊物。結果在角落一個大箱子裡居然發現一堆早已過期6年的保養品、乳液、香水等瓶瓶罐罐,而且都還「全新未拆」。我看著這些過期的「全新品」,有點訥悶自己到底什麼時候砸錢買了這堆東西?怎麼我一點印象也沒有。直到翻到箱內一張墨水早已模糊的收據,才想起這堆東西是某年出差時,在機場因「final sales」促銷加上當時離境在即,於是就「失心瘋」的從國外扛回來這堆「紀念品」。
對於自己當年「失心瘋的行為」,讓我想起《行為的藝術》這本書中所提到人們常因「對懊悔的恐懼」而作出失去理智的行為。這篇「對懊悔的恐懼」敘述:「真正愚蠢的是,連結對懊悔的恐懼與『最後機會』。」的確,往往很多「失心瘋」的購物行為,就起因於「最後機會」。這種情況在百貨公司年終慶、還是清倉大拍賣常常可見到許多女性購物者因為這是「今年最後一檔促銷」,所以全部的消費者像饑餓的狼般一撲而上。但是,「最後一檔」年年上演,從來沒有「最後」過。
作者魯爾夫.杜伯里(Rolf Dobelli)在內文更提到,因為害怕錯失良機,所以人們不斷用愚蠢的行為付出昂貴的代價,他舉例:當你正夢想一間獨棟房子,假若建商貼出「最後一個機會!」這句話會直直穿透大腦,讓你用驚人的價格買了最後這塊建地,這種對懊悔的恐懼,會讓你忘記去評估價格是否合理、讓你忘紀房地產並不會從今天起就全面停售。
魯爾夫.杜伯里指出,我們經常會「直覺地、無意識地」做出決定,犯下一大堆錯誤。例如在「傳染性偏見」這篇中問到:你會願意穿上希特勒的毛衣嗎?即便這件毛衣已經處理乾淨,且已與希特勒無關,但對大部分的人而言,應該還是不想穿上吧?!又例如,作者有一位法國戰地的記者朋友,有一回用華麗的酒杯宴請大家喝酒,有人對酒杯非常感興趣,於是問記者朋友在哪購買,結果她回答這是她從海珊私人官邸偷回來的,是海珊的酒杯。眾人一聽到這是海珊的酒杯,馬上咳得咳、吐得吐。
為什麼原本華麗的酒杯,一連上海珊的名字就令人心生作嘔?我相信這些華麗的酒杯一定已經被洗得非常乾淨,但是為什麼大家還是覺得噁心?作者在內文裡說:「人、事、物之間的連結作用難以視而不見,即便他們早已不復存在,或者只是如照片般無關緊要,這就是所謂的傳染性偏見。」試想在生活裡,是否我們因特別喜歡某人,所以,對他(她)所使用的物品產生關聯性的喜好,例如明星的二手衣是不是特別好賣?這些神奇的影響力不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,不經意的左右我們的喜好與行為。
魯爾夫.杜伯里是一位企管碩士、經濟哲學博士,但是他善長撰寫人們的認知偏誤,透過書中的這些討論,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、經商、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對決定。在《行為的藝術》一書中,作者探討了52個非受迫性行為的偏誤,每一篇都發人省思,也讓人會心一笑。
再舉一篇看完也很有感覺的內文:「為何爛理由也是理由」。作者引用了自己的塞車經驗作為開端。他說在動彈不得的車陣中,他焦躁不安,但是當後來每隔一段路看到就有告示牌顯示高速公路整修中,他反而就能安心的待在車陣中緩緩行進。作者解釋:「如果我們可以為我們的行為說出個理由,就能得到更多的諒解與協助。然而讓人驚訝的是:理由是否有意義,經常不是最重要的。……人們著迷於「因為」。我們使用這個詞,即使它無法令人信服。」作者回頭思考,其實開車的人邊開邊望向窗外,大概就可以知道外頭發生什麼事,但是,沒有一個「原因」的塞車卻讓大家感到焦躁。
我個人在閱讀本書時,每一篇讀完都有「哇!」的感覺,彷彿一顆顆電燈泡「叮!」的在腦中亮起來。其實寫在《行為的藝術》之前,還有一本《思考的藝術》,這兩本書應該合起來閱讀。《思考的藝術》則是探討52個非受迫性思考的錯誤。透過作者提出的各種故事與行為心理學,讓我們才「恍然大悟」,原來,我們這麼不經易的「想成這樣」或「做成那樣」。也許,這本書不一定能告訴你怎麼樣聰明行事,但是,讀完這本書應該可以讓我們盡量不再產生愚蠢的行為。 (作者薛怡青,曾擔任科技媒體記者,現任職於Readmoo電子書店)
《行為的藝術》
立即試讀:http://goo.gl/uR4CM
詳細資訊:http://goo.gl/YzwOf
留言列表